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營養的補充,其中蛋白質基本上是人們耳熟能詳的,而對小分子肽可能了解得不多。那么,為何補小分子肽比補蛋白質好?興億海洋帶你了解一下。
近年來,科學家研究發現,小分子肽作為蛋白質的功能活性片段,不僅比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高,能提供人體生長、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,而且具有許多蛋白質所不具備的特殊的生理活性。
1.小分子肽的分子量比蛋白質低
要弄明白小分子肽和蛋白質的區別,我們首先要知道一種物質,那就是氨基酸。
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和小分子肽的最基本的功能單位。氨基酸平均分子量為128D,2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就構成了2肽,3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就構成了3肽......當氨基酸數量大于50時,氨基酸組成的“大肽”就叫做蛋白質了。
2.小分子肽易吸收、無需消化
蛋白質是大分子,人體不能直接吸收,必須經過消化過程分解為氨基酸或小肽才能吸收。
研究發現,小分子肽則無需經過消化,能直接被人體吸收,且吸收率高。吸收過程,不會損耗任何營養或能量,能被人體全部利用。
3.小分子肽生物活性強
小分子肽的生物活性高,在極其微量的情況下,也能發揮其獨特的生理作用。小分子生物活性肽具有傳遞生理信息、調節生理功能的作用,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。
4.小分子肽不會引起營養過剩
從營養上講,小分子肽的營養優于蛋白質,蛋白質只有分解成小肽才能被吸收。
過量攝入蛋白質會有一定副作用,因為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分解產物較多,其中氨、酮酸及尿素等對人體會產生副作用,不僅增加肝臟負擔,還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影響腎臟功能。
而小分子肽攝入后不但不會引起營養過剩,而且還可以調節人體的營養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