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,趕在“裉節兒”上發布的關于調整《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》的公告刷屏了。 除了“基于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”在中國限制出口之列外,下面這幾個內容也值得業內企業——尤其是原料企業關注。
8月28日,商務部、科技部調整發布《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》(商務部 科技部公告2020年第38號,以下簡稱《目錄》)。
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》,商務部會同科技部制定、調整并公布禁止或限制出口的技術目錄,主要目的是規范技術出口管理,促進科技進步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,維護國家經濟安全。

據了解,對技術出口實行負面清單管理,為國際通行做法。《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》于2002年1月1日頒發施行,上一次修訂是在2008年,距今已超過10年。隨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以及我國科技實力和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,根據國際慣例及時調整《目錄》勢在必行。

本次《目錄》調整先后征求了相關部門、行業協會、業界學界和社會公眾意見,共涉及53項技術條目:一是刪除了4項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;二是刪除5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;三是新增23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;四是對21項技術條目的控制要點和技術參數進行了修改。

值得業內企業關注的是,本次《目錄》調整刪除微生物肥料技術、咖啡因生產技術、核黃素生產工藝、維生素發酵技術等4項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。

調整《目錄》醫藥制造業禁止出口部分 :

  • 刪去化學合成及半合成咖啡因生產技術(編號:052701J)條目。

  • 刪去核黃素(VB2)生產工藝(編號:052702J)條目。

  • 刪去化學合成及半合成藥物生產技術(編號 :052705J)條目。【小編注】控制要點為維生素C中間體2-酮基-L-古龍酸二步發酵制備技術 

據了解,調整后的目錄中醫藥制造業禁止出口部分仍包括:中藥材資源及生產技術(編號:052703J)以及中藥飲片炮制技術(052704J)。

目前,商務部、科技部仍在有序推進目錄修訂工作。下一步,將進一步刪減調整《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》;同時,根據2019年底修訂發布的《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管理辦法》,大幅精簡《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》,進一步突出市場調節作用。

(本文轉自庶正康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