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?今天帶你走進金槍魚多肽課堂,與大家來探討這個問題。
 
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,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、痛風石沉積、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,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。


 


尿酸是引起“痛風”的罪魁禍首,是嘌呤代謝的產物
 
嘌呤是一種有機化合物,在為機體供能、代謝調節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,它在人體內經過氧化變成尿酸。健康人體內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是大致相等的。一個健康成人體內的尿酸大約是1200毫升,平均每天新生成的尿酸含量是750毫升,而排泄量是500到1000毫升。當生成大于排泄時,就會導致高尿酸血癥。
 
血液中尿酸濃度高到一定程度,就會產生尿酸結晶,且大部分都沉積在關節及腎臟處,之后在一些炎癥細胞的作用下,便會形成痛風,引起關節發炎、劇痛、紅腫及發熱,一般發作部位以大拇趾關節、踝關節和膝關節等。


 


 
導致尿酸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:
 
1.高嘌呤飲食
《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(2019)》指出,痛風是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,與長期高熱量飲食和大量酒精攝入密切相關。
 
飲食上偏好高嘌呤食物的人群,尿酸偏高的幾率更大。像是貝類、濃湯、沙丁魚、鳳尾魚、動物內臟、豆類、蘑菇等都屬于高嘌呤飲食。此外,過量飲酒是引發尿酸高的高風險因素,酒精在人體內經肝臟代謝為乙酸,乙酸會和血液中的尿酸形成競爭性代謝,影響尿酸的排出,導致血液中的尿酸值升高。
 
 
2.腎臟清除率降低
尿酸絕大多數的尿酸經由腎臟過濾后,通過尿液排出體外,持續的進食大量嘌呤會讓腎臟負擔過重,多余的尿酸就容易在腎臟沉積,引起腎臟的損害。當腎臟機能減弱時,會導致尿酸的清除率降低,導致血尿酸偏高。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尿酸高人群為中老年的原因,隨著年齡的增長,腎臟機能逐漸老化,從而導致尿酸升高。
 
3.藥物導致尿酸升高
利尿劑、阿司匹林、喹諾酮類抗生素、抗結核藥物、抗免疫制劑、煙酸(維生素B3),以及格列齊特、格列本脲(niao)和格列美脲等磺酰脲類降糖藥物都會導致尿酸高的出現。
 
 
4.遺傳因素
人體對于過量尿酸的清除主要通過腎臟及腸道,而父輩的生理缺陷往往會通過遺傳傳給下一代,所以,很多尿酸偏高的情況都是家族性的。
 
5.疾病因素
甲狀腺功能低下、糖尿病、銀屑病、癌癥放化療都會引起尿酸值的升高,癌癥病人在放化療期間,尿酸值可能升高。